岳阳罕量保安有限公司

湖北紅安縣:2名專家為紅安秦塆村茶葉發展把脈解難

“茶樹長勢太弱,要追肥。”“剪枝方法不對,影響產量。”……

5月23日下午2點,紅安縣華家河鎮秦塆村茶園里,2名專家正為當地茶葉發展把脈問診,支招解難。

烈日當頭,但絲毫沒影響專家與當地茶農的火熱交流,不一會,大家都汗流浹背。

深入茶園的是省農業農村廳的陳迪林與省農科院的鄭鵬程一行。就在前一天,省農業農村廳主要負責人收到秦塆村駐村工作隊隊長黎明的求助信,說村里茶葉產量低,銷路不暢……

民生無小事。23日一早,受廳領導指派,2名專家風塵仆仆驅車近200公里趕到村里。

“你們來了,太好啦!”黎明是平安銀行業務骨干,但對如何種茶、做茶、賣茶、發展茶葉旅游,并不擅長。

秦塆村位于大別山麓,是有名的革命老區,人多田少。從上世紀60年代起,家家戶戶種茶,現有1500畝茶園,一年可產1.5萬斤干茶、6萬斤鮮茶。之前,茶葉銷售渠道主要依靠來自大悟等周邊地區的茶商收購。

近幾年村民發現茶葉越來越難賣,價格也上不去。村民李海峰稱,家里有80畝茶園,今年每斤鮮葉只能賣50-60元。

癥結何在?專家邊聽介紹,邊查看茶園,不時詢問有關情況。原來,由于缺少技術指導,村里的茶樹品種、種植技術都比較落后,茶葉品質與品相都是大路貨。

鄭鵬程說,我省標準茶園年畝產鮮葉400斤,而秦塆村只有40斤,太低了!

陳迪林說,村里茶葉無品牌、無加工、無龍頭企業,只能賣鮮葉,收入低,產業單一,抗風險能力弱。

深入了解情況后,專家開出“藥方”:近期,村集體抓緊成立合作社,培育市場主體;中期,利用夏秋茶制作紅茶,豐富產品種類,提升茶資源利用率;長期,分期改造老茶園,提高產量與品質。

“秦塆村的問題有一定代表性,茶園老化,市場化程度不高。”現場向廳領導請示同意后,2名專家宣布,由省農業農村廳與省農科院免費提供鄂茶1號茶苗和技術支持,首期將100畝老茶園改造成良種標準園,平均年收益可增加到8000元。一同成行的湖北農夫電商公司負責人表示,將免費幫助當地挖掘紅色文化、打造茶品牌,培育電商人才,推動茶旅融合發展。

“好日子一定在后頭!”有了專家把脈支招,工作隊與村兩委充滿信心,村支書秦澤穩表示,今年就成立合作社,由村干部帶頭改造老茶園。(記者 劉澍森)

關鍵詞: 紅安縣華家河鎮秦塆村 湖北省農業農村廳 茶葉產量 湖北農夫電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