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罕量保安有限公司

每日精選:全面注冊制卸下主板“23倍市盈率”保險杠,打新規則還改了啥?

經過4年多的試點,半個月的征求意見,2月17日,中國證監會宣布: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制度規則發布實施。證券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中國結算、中證金融、證券業協會配套制度規則同步發布實施。

全面注冊制下,熱愛“打新”的中小投資者,需重新認識主板“游戲”規則,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新股定價機制與申購配售的調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新股通過市場化機制確定發行價格、規模等規定,與此前的征求意見稿一致;而打新方面,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新設一條新規,將主板網上投資者新股申購單位由1000股調整為500股,與科創板、深市等保持一致。


(資料圖)

市場化定價后,“23倍市盈率”成歷史

根據滬深交易所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業務實施細則》,與征求意見稿內容一致,主要調整優化主板發行定價、配售相關機制。

在定價機制方面,主板首發發行承銷機制主要差異體現在,明確新股發行價格、規模主要通過市場化方式決定。發行規模較小的企業,繼續保留直接定價,新增定價參考上限。進一步完善詢價定價,優化網下投資者填報價格、最高報價剔除比例上限、報價信息披露、定價參考值、發布投資風險特別公告等機制。明確可以對網下發行采取搖號限售或比例限售,進一步加大網下投資者報價約束。

新股詢價定價機制完善之后,意味著,23倍發行市盈率隱性紅線將退出歷史舞臺。2014年1月12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明確發行人確定所屬行業,并選取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最近一個月靜態平均市盈率為參考依據。自此,A股IPO市場出現了23倍市盈率的隱形天花板。

華泰證券發布的《技術周期與全球變局下的全面注冊制》報告中表示,核準制下采取“市場化詢價+23倍發行市盈率隱性紅線”的新股定價標準削弱了新股定價詢價的市場化,“新股定價受限情況下,潛力公司無法享受估值溢價?!?/p>

全面注冊制下,企業發行價格不受“隱形紅線”影響后,估值也更加多元,但是華泰證券指出,對中小投資者而言,23倍市盈率限制,正是主板新股上市后,連續漲停的重要原因。全面注冊制后,主板打新不再是無風險套利。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發行環節主板結束23倍市盈率限制,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影響下,新股連續一字板將不復存在。

滬市主板中一簽調整至500股

在改革之前,科創板、深市、創業板網上投資者打新申購單位均為500股,僅滬市主板的申購單位為1000股。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上交所2月17日一并發布的《上海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發行實施細則(2023年修訂)》(簡稱《實施細則》)中,對網上發行申購單位進行了調整,將主板網上投資者新股申購單位由1000股調整為500股,與科創板、深市保持一致。

與此同時,《實施細則》調低了主板新股申購市值要求。改革前,10000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實施細則》落地后,一個申購單位的市值要求調低至5000元,不過,參與滬市新股申購的市值門檻仍然保持在10000元。

業內人士認為,打新申購單位降低后,整體上,投資者的中簽率將小幅提升,同時,注冊制下主板新股破發將更為常見,也有利于網上投資者減少損失。

據澎湃新聞根據Wind數據統計,2022年A股市場新掛牌上市公司共計428家(按照上市日期口徑計),其中121家企業在上市首日破發。值得注意的是,121家企業,均在注冊制下的科創板、創業板及北交所板塊上市。上述板塊共計357家企業上市,澎湃新聞記者粗算之下,注冊制下企業上市首日破發率達33.9%。也就是說,每上市3只新股,就有一只新股上市首日破發。

而2022年度,共有71家企業在主板上市,卻無任何一家企業在上市首日破發。

粵開證券首席市場分析師李興認為,新股發行市場化水平逐步提升,未來破發率或將繼續上行。“未來新股投資需要更強的定價能力,尤其是詢價新規公布后,進一步加強了新股定價市場化,建議投資者優先關注基本面較強、競爭壁壘較高的優質新股。”

全面注冊制下主板回撥后比例上限從90%調至80%

隨著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相關制度規則正式實施,滬深交易所對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業務實施細則進行了優化調整。

其中,上交所明確在網上申購倍數較高時,在確保較大比例新股向網上投資者發行基礎上,將主板回撥后比例上限從90%調至80%。根據發行數量差異,明確戰略配售規模與參與投資者家數安排。完善超額配售選擇權實施機制。新增市場重大變化情況下應對機制,允許發行人和主承銷商要求網下投資者繳納一定數量保證金,明確投資者棄購數量較大可以二次配售。與此同時,深交所也表示繼續保持新股發行整體向網上投資者傾斜,同時適度調低網下向網上回撥比例,平衡不同投資者合理訴求。新增對一定比例的網下發行實施限售,明確大盤股差異化的網下限售比例要求等。

據了解,此次發布實施的《上海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業務實施細則》,一體適用于主板和科創板。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結合存量板塊的特點,改革完善了主板發行承銷制度,復制推廣了前期試點注冊制實踐經驗,調整優化了定價配售等機制安排;在提升包容性、適應性的同時,基于兼顧存量、防控風險、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等方面考慮,強化了市場約束。

而有券商研究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調整實際上是增大機構新股的配置比例。

在談到回撥后比例上限比例的作用,可以有助于減少新股破發和棄購的現象。

破發和棄購,可謂2022年新股市場的兩大特征。

Wind數據顯示,2022年A股市場新掛牌上市公司428家(按照上市日期口徑計),上市首日破發的企業有143家,以此統計,首日破發率為33.4%。而在2021年時,上市首日破發的企業僅22家,破發率僅有4%。在上述首日破發的143只新股中,科創板新股59只,北證新股48只,創業板新股36只,主板新股無破發。

棄購也是2022年新股市場一大關鍵詞,比如令投資者印象深刻的半導體股納芯微慘遭棄購。上市前,近四成網上中簽散戶選擇棄購納芯微,棄購金額高達7.78億元,占該次網上發行總數872.35萬股的38.76%,其網上棄購比例和棄購額刷新了A股歷史。

“全面注冊制下,新股發行價格較之前會有提高,一、二級市場價格縮小。增大機構的配置比例,有助于新股詢價時,報價過高的現象,從而降低新股破發和棄購的比例?!蹦橙萄芯咳耸肯蛴浾弑硎?。

與此同時,該研究人士進一步指出,規定新增對機構的配置比例,也有助于增加A股市場機構化的比重。

此外,在首次公開發股中,發行與承銷業務實施細則也中,完善超額配售選擇權實施機制。新增市場重大變化情況下應對機制,允許發行人和主承銷商要求網下投資者繳納一定數量保證金,明確投資者棄購數量較大可以二次配售。在其看來,這些政策也都有助于新股發行更加市場化。

此外,有券商資管人士告訴記者,盡管調整比例只有10%,但仍有助于增厚機構打新收益。

本文來源于澎湃新聞,原文標題為《全面注冊制卸下主板“23倍市盈率”保險杠,打新規則還改了啥?》;以及每日經濟新聞,原文標題為《全面注冊制下主板回撥后比例上限從90%調至80%,為何能增厚機構打新收益?》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 實施細則 發行與承銷 新股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