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罕量保安有限公司

國內外再現罕見高溫,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近日,國內外多地迎來同期最高溫天氣。

國內方面,據中國天氣網消息,3月9日,河南鄭州最高氣溫達到30℃,成為今年北方首個30℃+的省會級城市,也是除??谝酝猓珖诙€30℃+的省會級城市。


(相關資料圖)

同時,3月8日已經有102個氣象站氣溫突破3月上旬紀錄,并且中國天氣網預計多地最高氣溫還將繼續突破紀錄,大城市中,呼和浩特、長春、沈陽、濟南、合肥氣溫都可能刷新當地3月上旬最高紀錄,石家莊、太原、武漢、南京等地也會經歷同期少見的暖。

國外方面,據央視新聞報道,位于北極圈附近的格陵蘭島本周氣溫飆升,格陵蘭島首府努克的氣溫比同期高出17至28攝氏度,達到15.2攝氏度,創同期有史以來的最高氣溫。

阿根廷國家氣象局消息,2022年12月至今年2月的南半球夏季期間,布宜諾斯艾利斯市的平均氣溫達到25.6攝氏度,是自1906年以來該市歷史同期最高氣溫。

3月2日,印度氣象局表示,印度今年2月份的全國平均最高氣溫達到29.54攝氏度,達到1901年有記錄以來的同期最高水平。預計今年4月和5月,印度大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極端高溫天氣。

這是否意味著今年夏天還會遭遇極端高溫?

澎湃新聞報道援引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表示,“現在的冷暖,與夏天的氣溫沒有必然直接的聯系?!焙唵蔚卣f,不能以現在異常熱、大寒潮過程來判斷更長遠夏天的熱與涼。

其文章表示,但從最近的異常暖熱看到,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這一趨勢是無法逆轉的。以影響我們氣候最重要的拉尼娜事件來說,即使過去三年出現了“三重拉尼娜”,但產生的影響波動變化十分大,像去年長江流域遭遇了極端高溫少雨天氣,但2020年長江流域就遭遇了洪澇災害。

極端高溫會影響哪些行業?

據券商研報梳理,一方面,高溫天氣使部分行業業績受到提振,典型的是虛擬電廠和醫藥(中暑,空調病等)。

以2017年夏天為例,當時6月限額以上虛擬電廠零售同比增長13.3%,對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同比增速的拉動達到0.9%(上期值0.8%);6月醫藥制造業工業增加值13.6%,上期值10.7%。

另一方面,高溫天氣也會對乘用車和二手房交易帶來負面影響。

還是2017年夏天的數據,當時11城二手房成交面積同比大降36%,上期值-17%。7月前兩周,乘聯會汽車零售同比增長0.0%(上期值4.4%)。

此外,據國家安監總局規定,日最高氣溫達到40度以上,用人單位應停止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溫度達到37-40度的,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超過6小時。高溫天數的同比增多顯然會對地產和基建投資產生負向影響。

借鑒去年,對A股可能產生哪些影響?

資料顯示,去年夏天,我國高溫日數多、覆蓋范圍廣、多地最高氣溫破歷史極值,全國各地出現多例熱射病致人死亡案例。借鑒去年,這里我們梳理了高溫可能對A股帶來的影響。

1、電力、電網板塊。

高溫往往導致電力需求提升,進而可能導致部分地區電力供應緊張,利好電力、電網等,其中電網主要是調峰需求。

據中信建投研報數據,去年8月,由于高溫影響,8月份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為8520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0.7%,創近六個月最高用電增速。

行情方面,去年高溫期間,、電力等多板塊反饋也不錯,金智科技走出7連板,長城電工4連板,韶能股份、恒大高新3連板。

2、推動空調、冰箱、冰柜等制冷設備購買和更新需求。

信達證券指出,高溫天氣有望快速帶動空調、冰箱、冰柜等制冷設備需求增長。

根據歷史數據,在2010、2013、2016、2017年的熱夏中,我國全年或暑期內空調內銷數量有較高增長。

行情方面,去年高溫期間,龍頭長虹華意一度4連板,萬和電氣、盾安環境、長虹美菱等都取得不錯漲幅。

國元證券指出,高溫天氣下冰鎮飲料、冰淇淋、冰杯等消暑產品即時需求的高漲會刺激即時零售需求的增長。此外,高溫環境下防曬服飾需求有望進一步得到增長,防曬傘能有效抵擋UVA(會讓人曬黑)并且降低傘內溫度(較好的產品能使傘內外溫差達3.5-4℃);防曬衣在有效抵擋防曬傘無法覆蓋地方的同時可以抵擋紫外線的照射以及給穿著的人涼感

3、硅、磷等化工品。

據興業證券研報,去年高溫期間,高溫限電已影響眾多化工品上下游企業生產,包括草甘膦、黃磷、草銨膦、工業硅、鈦白粉、氯化銨等。此外,去年電解鋁產能等也一定程度被影響。

4、動力煤。

華創證券指出,高溫天氣推升電力需求,而煤電是供電大戶,高溫會提高動力煤日耗水平。

5、農作物。

據申萬宏源研報,高溫影響水稻抽穗、玉米抽雄。去年高溫期間,黃淮海南部的夏玉米,江南地區的中一稻為本輪高溫天氣主要影響的農作物。

據其測算,假設高溫地區的水稻分別減產5%、10%和15%,按照2020年全國稻谷產量2.11億噸測算,高溫干旱天氣或導致2022年全國水稻分別減產3%、5.9%、8.9%,玉米分別減產0.7%、1.4%、2.1%。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