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罕量保安有限公司

郭磊:中國經濟初步復蘇,地產投資年度告別負增長,全球流動性年內見底

核心觀點:

1、新產業景氣恢復較快,但結構分化。

2、汽車在整個產業鏈中目前處在景氣度沒有啟動的狀態。


(相關資料圖)

3年內地產投資完成零增長已經是大概率事件。

4、2023年全年GDP可能會圍繞著6%左右的增速。

5、CPI全年壓力不會太大,PPI年內呈逐步回升格局。

6、全球流動性后續有比較大的概率確認谷底,也就是美元和美債會確認頂部。

3月29日,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在由華爾街見聞主辦的「Alpha投資峰會」中,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政策邏輯以及資產定價環境的認識進行了分享。

以下是投資作業本(微信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華內容,分享給大家:

綜合六條線索,經濟呈現復蘇格局

今年年初以來,經濟呈現出逐步復蘇的格局,從中觀情況來看,經濟非常明顯地呈現出幾條線索。

第一條線索,應該是整個市場分歧最小的——消費和服務業以高斜率復蘇開局。消費和服務業本質上取決于居民的生活半徑,在過去三年疫情期間,居民生活半徑逐步收斂,在這個過程中消費在下降,隨著疫情達峰,居民生活半徑重新打開。

經濟的第二個特征提前批的專項債,在財政落地背景下,基建和新基建的項目落地,所以相關產業鏈上的行業也處在比較活躍的狀態。

第三條線索是外需目前依然在承壓區間,無論是韓國、越南還是中國,年初以來,外需基本都在負增長;但我們的外需從一季度的表現來看,還是好于預期。前兩個月出口的增速在-6.8%,如果大致遞推,那全年出口的增速很有可能會收斂到-2%以內,也就是說出口還是呈現一定的韌性。

出口呈現韌性的原因可能來自兩方面,一方面來自供給端,在疫情達峰、供給端恢復正常之后,企業交貨能力也恢復了。另外,從需求端來看,歐美經濟年初以來的表現也呈現出一定的韌性。那全年的出口基本可以擺脫“硬著陸”的狀態。今年的出口應該是前低后高。

第四條線索,新產業年初以來也在復蘇,但表現分化。其中有一些產業鏈,比如消費電子,可能處在行業的調整期,計算機通信電子PPI前兩個月的環比持續下行。

第五條線索,汽車在整個產業鏈中目前處在景氣度沒有啟動的狀態,這也是從中觀角度看到的經濟短板所在。年初以來,汽車的產、銷量依然處在和去年四季度大致相當的負增長狀態,這一點有待于后續走勢進一步驗證,市場也需要進一步觀察。

最后是房地產,從投入產出表的角度來看,房地產應該在經濟中占比非常大,所以房地產銷售和投資的恢復斜率也非常關鍵。從1-2月的數據來看,房地產在正?;謴?,甚至銷售端略超預期。對今年的房地產投資來說,估計0增長是一個中性假設,而1、2月數據顯示,年內地產投資完成0增長已經是大概率事件

這就是當前整個經濟的表現,簡單來說,有亮點,比如消費和服務業,也有短板,比如汽車產業鏈。綜合來看的,經濟呈現正常復蘇的格局。

2023年GDP或圍繞6%左右增速

這就涉及到市場可能會比較關注的一個指標,GDP的增速。經濟好還是壞,GDP增速是相對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衡量指標。

簡單做個測算,今年的消費和服務業的復蘇大致可以帶動名義GDP2.5個點左右,因為去年的消費、服務業在非常低的位置。出口如果按相對比較保守的假設,比如全年下行6%,那么大致拖累名義GDP2.5個點左右,這兩者大體可以相互抵消。

如果在這種情形之下,房地產投資回到0增長,那么年度實際GDP可能在5.8%左右。而從年初的情況看,出口的假設很可能是比-6%的預期相對更好,這意味著GDP的彈性也會相對更強。我們估計2023年全年GDP可能會圍繞6%左右的增速,如果6%能夠實現,對金融市場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預期差。

還要解釋一下,因為去年的GDP是一個低基數,今年的GDP的6%大概也就對應兩年復合增速4.5%左右,并不算一個特別高的增速,依然只是中等增長。但相比去年,經濟走出谷底的格局是比較確定的。

PPI和名義GDP可能會是逐步回升的走勢

然后是名義GDP。實際GDP圍繞6%左右,再加上價格因素,就是名義GDP了,所以每年對名義GDP方向的判斷非常重要。

去年權益資產全年承壓,其中名義GDP的震蕩下行是很重要的背景,它對應著企業盈利的壓力非常大。而今年怎么判斷名義GDP呢?實際GDP將會走出谷底,需要判斷的就是價格,估計CPI全年的壓力不會太大,大概在1.5%-2%之間波動。

PPI年內很可能是逐步震蕩回升的格局。目前PPI還在谷底,在負增長區間,伴隨著上游大宗商品調整的持續以及基數因素的變化,伴隨著中國制造業需求的逐步修復,估計PPI會確認谷底,年度來看可能會呈現逐季修復的格局,這對應今年名義GDP大體也是這樣的走勢,這對我們認識股票和債券都非常重要。

財政、就業壓力還未消除,政策需保持穩增長方向

對宏觀面來說,政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變量。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認了穩增長、擴內需的總基調,這到目前沒有變。而對于今年的擴內需來說,政策還有哪些看點?從年初的數據來看,財政和就業的壓力依然比較明顯。

去年狹義財政收入大概完成年初預算的97%左右,這屬于過去幾年的低點位置,同時廣義財政的土地出讓金去年大概下降兩成,這是去年財政端的壓力所在。而今年從1-2月的數據來看,壓力還沒有消除,狹義財政收入略有好轉,但廣義財政收入比去年年度的跌幅相對更深。

另外一個指標是就業,從1-2月的就業指標來看,城鎮調查失業率依然在5.5%、5.6%左右的相對高位,特別是結構性的就業壓力比較明顯,16-24歲的調查失業率在年初就已經相對偏高。

簡單來說,在年初的財政和就業數據之下,政策需要繼續保持穩增長的姿態。

降準傳遞穩增長信號,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還有發揮空間

最近貨幣政策剛剛有了一次非常重要的操作,就是再度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這次降準對市場來說還是有點超預期的,因為過去兩輪降準都是在經濟加速下滑的時段,而這次降準處在一個經濟數據相對還可以,并沒有低于預期的時段。

為什么會降準?我的理解是政策還是想傳遞今年要開好局、穩定好經濟增長的信號。同時這次降準之后,可以為后續信貸的持續投放打下基礎,這是貨幣政策

另外一塊是財政。今年廣義財政處在一個相對積極的狀態,一則我們赤字率從2.8%提升到3%,另外,專項債從連續兩年的3.65萬億,今年提升到3.8萬億。

此外政策還有一塊空間叫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它是一種貨幣政策工具,同時它又可以歸為廣義財政的一部分,因為它的作用機制和專項債有點像。去年下半年我們大概發了7400億,今年估計這一塊依然可以有比較明顯的發揮空間。所以年初基建增速依然是高開局,這跟目前財政政策相對擴張性的狀態有很大關系,這是今年政策空間的另外一個看點。

中長期政策還有四個看點

除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之外,新一屆政府還會有一些相對偏中長期的政策空間存在。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這一點已經做出了一些部署。從政策已經呈現出的框架來看,估計后面至少有幾塊看點。

產業政策,包括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以及未來非常具有戰略意義的領域,比如數字經濟。央、國企層面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的價值創造行動,國資委對這一塊已經做了相對明確的部署。民企層面,按照政策的表述是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這一塊還有待未來更多的政策細則落地,如果落地,對市場風險偏好會是一個相對積極的作用。國際經貿層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未來要加入CPTPP,這一點也是未來的一個政策紅利所在。如果未來加入CPTPP這個環節取得突破,這將是未來經貿環境進一步打開的信號。

美債大概率見頂,影響全球資產定價

然后外部環境。這里重點想講一個判斷,今年美債收益率有比較大的概率,確認這一輪周期的前期頂部,這對全球資產定價環境的影響都會非常大,也包括我們的資產定價環境。

疫情之后,美債收益率從谷底逐步回升,這個過程伴隨美元指數也在逐步回升,因為海外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不斷強化,而利差的擴大又進一步帶動了美元。

去年10月市場覺得美聯儲加息可能已經加得差不多了,所以美債收益率見頂。而隨著美債收益率的見頂,美元也出現了一個階段性的頂部。

美元、美債那一輪見頂帶來了非常顯著的影響。對大宗商品定價,比如銅、黃金從去年10月到今年1月有一輪上行。另外,伴隨著美元見頂,人民幣匯率有一輪見底。

簡言之,從去年10月開始,全球大類資產經歷了一輪交易寬松,交易全球流動性的觸底,但這個過程并不是單邊;到今年2月再度出現波折,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歐美經濟的超預期,歐美經濟超預期導致緊縮的預期再度強化。

對于美國經濟,原發性的低失業率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只要失業率低,薪資的下降相對就會比較緩慢,只要薪資下降緩慢,消費就不會太差。對美國這種消費型的經濟來說,這是一條比較關鍵的線索。

前期硅谷銀行到瑞信所代表的金融市場波動,顯示在美聯儲不斷加息的背景下,微觀主體的一個壓力,比如對銀行,它的資產負債匹配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這種情況下金融體系呈現出明顯的脆弱性。美聯儲需要統籌控通脹和防止金融市場的脆弱性。

如果美國加息結束,那么美債收益率大概率會出現去年10月的位置,也就是美債收益率和美元會再度確認頂部,這對今年的宏觀面是非常關鍵的線索。美元和美債一旦觸頂,它對應著全球流動性的谷底也就出現了。

資產定價三因素

剛才相當于講了三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經濟會有一個走出谷底的過程,實際GDP和名義GDP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修復。

第二,政策年內依然會維持著穩增長、擴內需的主基調,在不少領域還是存在著政策空間。

第三,全球流動性后續有比較大的概率可能會出現一個谷底,也就是美元和美債會見頂。

所以今年年內的資產定價本質上是這三條線索綜合決定的。

PPI處于相對低位,對權益資產保持樂觀

名義GDP的修復對于資產定價來說,無論是股票關心的企業盈利,還是債券關心的利率,本質上都是名義GDP決定的。所以如果名義GDP逐步修復,理論上對權益資產是相對利好,而債券資產相對承壓。

關于這一點,分享一個小的經驗規律,叫PPI定買賣,PPI所代表的工業價格周期,從歷史上來看,大體同步于名義GDP的周期,或者企業盈利的周期。這意味著我們應該PPI頂部的時候對權益資產保持基本的謹慎,在PPI低位的時候對權益資產保持基本的樂觀。

從這一輪的位置來看,PPI的位置依然相對偏低,去年10月到今年2月,PPI一直在-1.3%、-1.4%的區間內徘徊,就整個周期性來看,屬于相對偏低的位置。如果后續PPI逐季回升,那么企業盈利修復將會是權益資產比較重要的支撐。從PPI和利率的關系來看,也是類似的邏輯,如果PPI逐步回升,利率依然存在名義增長回升背景下上行的風險,這是關于資產定價環境的第一個結論。

拉長時間看,A股呈現出定價有效性

如果是名義GDP是權益資產定價的基本坐標,那我們可以通過名義GDP的復合增速進一步為權益資產的定價尋找標尺。2005年股權分制改革到2021年,中國名義GDP年均復合在12%左右(12.2%),而同期股市,如果以萬得全A來看,差不多年均復合在12.7%,拉長時間來看大致還是對應的。這證明,拉長時間來看,A股還是呈現出定價的有效性。

經歷了這一輪權益資產的修復,我們可以大致算一下它目前的位置。截止到最近,萬得全A的年復合增長率在5%多一點,4年復合增長率應該在4%左右。如果是對照同期名義GDP的增速,意味著從基本面角度來看,權益資產依然具備定價上的合理性,空間依然存在。

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還未經歷高點

然后看債券資產,和股票相比,利率呈現出更強的周期性。

第一,周期性特征是我們理解債券市場第一個很重要的特征。

第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高點,在每輪周期中樞不斷震蕩往下,原因就是利率是由名義GDP決定的。過去20年名義GDP所代表的增長中樞在不斷下沉,每一輪高點相對更低一點,這是從中長周期來看利率的基本趨勢

第三個特點,利率的低點基本上是不變的。

如果從這樣一個框架去看本輪,那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經歷了低點,就是去年月均值曾經出現過2.6%的試探,目前大概2.8%-2.9%,處在中樞位置,而這一輪還沒有經歷過高點的試探,這是從名義GDP的框架看利率可以得到的結論。

郭磊從業證書編號:S0260516070002

見聞特邀郭磊老師將10余年的宏觀研究心法凝練于課程中,歡迎加入大師課《宏觀分析方法詳解》。點擊下圖了解詳情: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