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罕量保安有限公司

天天動態:Alpha投資峰會:2023年動蕩依舊,全球資產配置機會在哪里?

2023年,在全球滯脹風險加劇和逆全球化趨勢上升的大背景下,政策制定者如何應對?全球大類資產何去何從?投資者又該如何保住自己的資產?

3月29日,由華爾街見聞主辦的2023年「Alpha投資峰會」在滬順利召開、圓滿落幕!本次峰會邀請到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政策參與者和知名投資人,聚焦全球宏觀經濟形勢、貨幣及財政政策前景,深入探討通脹、利率、房地產、股市、科技等熱點話題,分享他們最新的投資邏輯、理念和經驗。

參加本次峰會的嘉賓有,曾在1970年代美國“大滯脹”時期創造42倍投資回報神話的量子基金聯合創始人吉姆·羅杰斯(Jim Rogers),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重陽投資董事長王慶以及德國經濟學家、《韌性社會》作者馬庫斯·布倫納梅爾(Markus K. Brunnermeier)。


【資料圖】

》》直接點擊觀看直播回放《《

以下是華爾街見聞整理的精華觀點,分享給大家:

羅杰斯:美國通脹將比1970年代更嚴重,經濟衰退“將是我有生之年最糟”

羅杰斯認為,危機的根源在于過高的債務,美國已從債權國變成了世界歷史上最大債務國,每個人的債務都非常高,所以當通脹卷土重來時,情況將比1970年代更糟糕。

羅杰斯說,衰退不會立即發生,可能要到2023年底或2024年才到來。

債務過高是我有生以來最糟的,其導致的經濟衰退將是我有生以來最糟的。

在談及他對主要資產的看法時,羅杰斯表示,股市、債市和很多地方的房地產都存在泡沫,相比之下,大宗商品和實物資產在通脹環境中會表現不錯。

羅杰斯還表示,正在關注中國和日本的投資機會。中國的旅游、農業、交通運輸和娛樂業等領域在過去三年受到影響,如今可能具有相當大的投資機會,房地產依然相對昂貴。

不過,他告誡投資者:不懂的東西不要投資,應該盡可能少地負債,并了解所投資的每一件東西。

郭磊:中國經濟初步復蘇,地產投資年度告別負增長,全球流動性年內見底

郭磊表示,今年年內的資產定價本質上由三條線索綜合決定:

首先是經濟走出谷底。他指出,目前消費和服務業正在高速復蘇、基建和新基建項目陸續落地、出口韌性好于預期、新產業出現分化式復蘇、房地產在正?;謴湍陜鹊禺a投資年度告別負增長,雖然汽車目前處在景氣度沒有啟動的狀態,但總體來看,經濟呈現正常復蘇的格局。

郭磊估計,鑒于去年底的低基數,2023年全年GDP可能會圍繞著6%左右的增速。另外,CPI全年壓力不會太大,大概在1.5%-2%之間波動,PPI會確認谷底,年度來看可能會呈現逐季修復的格局。

其次是政策,郭磊認為,政策年內依然會維持著穩增長、擴內需的主基調,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還有明顯的發揮空間。

最后是,年內全球流動性有比較大的概率確認谷底,也就是美元和美債會確認頂部。

基于以上線索,郭磊表示對權益資產保持樂觀,長期來看A股將呈現出定價有效性,債券資產方面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還未經歷高點。

管濤:“美元荒”變本加厲,外資持有美債“名減實增”

針對美債是否遭到全球拋售這一問題,管濤從美元大循環、外資持有美債、宏觀映射下的資產組合三方面作出分享。

管濤認為2022年美元大循環依然穩定,?美聯儲前期放水過猛和美國貿易赤字激增,導致全球美元泛濫。外資持有的大部分美元無處安放,只能涌向美元資產,以穩健收益的生息資產為主。

全球?“美元荒”變本加厲,2022年遭遇的是美聯儲激進緊縮、資本大量回流美國形成的“美元荒”,而不是全球拋售美元資產的“美元災”。權益類資產減持創記錄,但是沒有引發市場流動性危機。

2022年外資持有美債余額是“名減實增”,外資普遍“鎖長賣短”。英國和歐元區是買入美債的主力,印度沒少買,日本和韓國“被迫”減持,中國減持有所放緩。

管濤表示,美聯儲緊縮接近尾聲、利率見底、美國經濟放緩和貿易赤字改善這些背景下,2023年外資回流美國的勢頭有望放緩,甚至可能出現美債“名增實減”。

邢自強:亞洲經濟增速超越發達國家,中國經濟著重啃3大“硬骨頭”

邢自強預計,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歐美經濟依然會放緩,美國即使不衰退,也只能實現剛剛擺脫衰退的小幅增長,最大的亮點還是亞洲,特別是中國。今年亞洲包括中國在內,經濟增速會顯著跑贏發達國家。

對中國而言,今年就是休養生息之年,整個宏觀政策的基調依然是相對溫和的寬松政策。預計今年消費對GDP的貢獻會遠遠高于去年,帶動經濟反彈到5.7%。

他說,只要地緣政治形勢能夠趨于緩和,疊加國內休養生息,對民營企業整個監管環境趨于穩定,那么一兩年時間有助于私人部門的信心漸進恢復。

只要房地產不出現像去年這種下滑,它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會同占GDP的負1.5個點明顯收窄,對今年經濟實際上一正一負就是一個比較好的結局。

在邢自強看來,中國經濟未來還有3大“硬骨頭”要啃:金融繼續防風險,科技繼續補短板,同時對養老以及醫保、社保在中國老年化家居的情景下,怎么進一步使它更可持續、維護社會穩定。

王慶:“3+1“宏觀沖擊出現轉折點,市場有望出現“戴維斯雙擊”

王慶表示看好2023年中國資本市場,尤其股票市場的前景,既有業績成長,也有估值擴張,市場有望出現“戴維斯雙擊”。

他認為,2023年疫情、房地產、戰爭負面影響消退,三者共同作用將有望使上市公司業績和中國經濟出現企穩修復甚至強勁的反彈,同時國際流動性條件在2023年也將出現重要的拐點。

從投資策略上來看,王慶認為要保持一個相對較高的倉位做均衡布局,主要從三個方面遵循長、中、短的邏輯布局:

首先對于短邏輯,就是布局受疫情影響“困境反轉”的公司。

第二類機會就是估值回到合理區間的藍籌股;第三類機會就是未被市場充分關注的細分行業成長股。

在投資策略上一方面要保持足夠高的倉位,足夠高的多頭風險敞口,同時在構建投資組合方面,做好均衡配置、動態調整,抓住經濟在經受去年“3+1”的大沖擊之后修復的明顯的階段性特點進行布局、動態調整。

伍戈:亞洲經濟體居民資產負債表受到損害

伍戈指出,疫情后各國經濟反彈的強度和持續時間存在差異,這些差異與該國疫情間居民及企業的財務狀況有關,資產負債表前期受損的國家修復難度更大。亞洲經濟體的居民資產負債表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損害。

目前中國消費動能正在逐步修復,居民前期積累了高儲蓄存款,但儲蓄能否轉化為高消費,取決于未來經濟前景。

與周邊國家的房地產修復表現相似,中國房地產明顯處于修復過程中,但動力不足,未來需要關注短期變量的影響。

從居民端看,資產負債表受損影響消費恢復,“負債成本最小化”成為大眾追求,居民資產負債表受損可能壓制購房意愿。從企業端來看,企業追求負債成本或者壓力最小化,而非投資利益最大化。

中國的通脹可能仍然來自內需,特別是服務業的自發性修復,通脹的中樞上升也相對比較溫和。

綜合上述因素考慮,伍戈認為,今年中國經濟將呈現出兩個階段,第一個是自發修復期,第二個是平緩期。

馬庫斯:歐美衰退恐在所難免,適當風險暴露可以提高韌性

馬庫斯說,通脹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從極高水平回落到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一旦通脹深植于價格體系中,就必須采取更加激進的措施,同時也會付出更高的代價。

他認為,美國和歐洲國家都可能陷入輕微的衰退。公共債務的增加以及高赤字比率幾乎肯定會導致另一場歐洲債務危機,央行加息對債臺高筑的政府造成沖擊,政府和央行之間的斗爭將更加激烈。

馬庫斯建議廣大投資者:

行動敏捷、及時調整和改進行動,保持信息流通,高效地建立信任,對于整個系統保持韌性非常重要。

著眼于韌性,不要只關注風險,一味規避風險將與機會失之交臂 。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