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罕量保安有限公司

“十三五”期間,重慶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目標任務

近年來,重慶堅決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持續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以“減污降碳”為抓手推動源頭治理,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為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

提高認識力爭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今年年初,生態環境部制定出臺了《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就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具體落實提出要求。

在談及對《意見》的理解認識時,重慶市生態環境局一級巡視員溫汝俊表示,我國高碳能源結構和高碳產業結構決定著“減污”和“降碳”之間具有很好的協同效應。“減污”和“降碳”目標一致,都是建成美麗中國的重要組成,同是參與宏觀經濟治理的重要手段;“減污”和“降碳”措施也具備協同的先決條件,火電、水泥、鋼鐵等高耗能行業是碳排放的重點行業,也是傳統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重點行業。加快能源結構、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系列措施,既能“減污”又可“降碳”。

為盡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重慶堅持把減污降碳協同治理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強化環境污染源頭管控,助推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十三五’期間,重慶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持續為優。42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增至333天,細顆粒物平均濃度5年下降42.1%。森林覆蓋率達到52.5%,建成綠色園區10個、綠色工廠115個、綠色礦山170個,發行綠色債券264.5億元,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目標任務?!睖厝昕〗榻B道。

多措并舉推動減污降碳深度融合

在不斷創新減污降碳機制的過程中,重慶把碳減排作為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重要方面,在全國率先打通覆蓋碳履約、碳中和、碳普惠等各領域的“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將碳排放管理納入環評和排污許可,開展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試點。具體而言,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包括三大體系:

一是管控體系抓統籌。聯合工業、能源、建筑、交通等行業主管部門,對標對表抓好考核任務,強化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指標統籌管理。2019年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碳強度)為0.73噸/萬元,優于全國平均水平,較2015年累計下降18.3%,符合國家下達的“十三五”目標任務進度要求。

二是市場體系優配置。作為全國7個地方試點碳市場之一,穩步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碳減排的引導作用。截至2020年底,全市碳排放指標累計成交量1171萬噸,累計成交金額8042萬元。

三是支撐體系強保障。推進低碳城市、低碳園區、低碳社區和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編制重慶市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建立全市碳排放大數據。

而重慶在減污降碳方面的成果,則可以歸結為三項創新:

一是推動機制制度融合。全國首個將應對氣候變化要求寫入《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實施方案》,率先將碳排放管理納入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許可。出臺《推動排污許可與碳排放協同管理》《在環評中規范開展碳排放影響評價》等文件。在《萬州經開區九龍園(修編)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和審查中,開展碳排放影響評價,挖掘園區碳減排潛力,提出措施,優化調整年產360萬噸特鋁新材料項目燒結工藝。和原方案相比,削減二氧化碳排放約140萬噸/年,也同步削減了污染物排放。

二是打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一方面,從制度規范上求突破,創新工作思路,形成全國首個涵蓋碳履約(面向履約企業)、碳中和(面向政府大型會議)、碳普惠(面向公眾低碳行為)三個路徑的“碳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另一方面,協調好生態產品供給和消費兩端對接。供給端,完成萬州、忠縣、酉陽等區縣部分村社林業碳匯開發、核證,已形成產品性質碳匯量190余萬噸;消費端,推動組織部分企業、機構完成“碳匯+”生態產品認購累計32萬元,實施大型會議碳中和3場次。

三是豐富經濟政策手段。開展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試點,加快推動氣候投融資發展,推動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試點落地,形成了“一方案、一目錄、一規范”的總體框架,完成兩江新區、萬州等兩個區域和兩個項目試點實施方案。

“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快速發展和放量增效,將有效拉動和撬動社會資本,發揮環境經濟政策對綠色低碳發展的引導作用,還能給企業爭取到低息貸款或形式多樣的金融產品,支持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溫汝俊表示。

此外,重慶還在培育和優化碳市場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去年年初,重慶出臺延長企業履約期、減免碳排放權交易手續費等系列紓困政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去年年底,重慶強化規范管理,激發碳市場活力,大幅提高履約率,碳市場履約率從轉隸前的60%左右提高到90%以上。2013年-2019年,通過碳市場的牽引作用,重慶推動實施減碳項目近30個,累計減碳565萬噸。

進一步強化減污降碳協同治理

關鍵詞: 期間 重慶 全面 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