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罕量保安有限公司

中金公司推出《碳中和經濟學:新約束下的宏觀與行業分析》報告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3908.HK,601995.SH)于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成功舉辦“碳中和2060”論壇。本次論壇聚焦“碳路中國”。政府相關部門領導、國內外頂尖學者、業界領軍企業和頂級投資人等出席本次論壇,深入探討中國未來四十年的碳中和之路及其政策含義、投資機會。論壇同時推出中金公司研究部和中金研究院聯袂出品的《碳中和經濟學:新約束下的宏觀與行業分析》專題研究報告。

中金公司董事長沈如軍向與會嘉賓表示感謝。他表示,“對內來看,碳中和與我國經濟產業結構轉型方向相契合;對外來看,有力度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彰顯了大國責任和擔當,為我國融入國際社會實現雙循環提供支撐。中金公司成立以來一直以服務國家改革開放與資本市場發展為己任,希望能與各界再次并肩合作,為中國的‘綠色發展’貢獻一份力量?!?/p>

中金公司首席執行官黃朝暉主持論壇。他表示,“碳中和是人類史無前例的一場自我革命,未來四十年的碳中和將會深度改變中國與世界。中金公司研究部和中金研究院對碳中和作了非常系統性的研究,希望可以通過本次論壇將研究成果與各界積極分享和交流,對于大家認識碳中和、推動碳中和有所幫助?!?/p>

國內外重磅嘉賓、頂級學者共話碳中和

在首日上午的主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相關領域的重磅嘉賓發表主旨演講,從碳定價、技術進步及社會治理等多個角度,對中國乃至全球碳中和進行了全景式分析。

同時,本次論壇還下設了十二場平行分論壇,深度聚焦討論:“碳中和:政策和影響”“碳市場的能與不能”“碳中和與ESG原則下的投資機會與挑戰”“綠色金融”“碳中和國際合作前景展望”“碳中和技術”“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制造”“綠色消費”“綠色城市”“數字碳中和”等話題。

本次論壇共有來自相關政府部門、企業代表及投資者等近1500名嘉賓參會,其中近1000名嘉賓現場參會、超過500名嘉賓線上參會。

中金公司重磅推出碳中和主題研究報告

百年不遇的疫情引發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反思,氣候變化問題更加受到重視。2020年9月,中國政府宣布在2030年前碳達峰(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碳中和(凈零排放)的目標。之后,日本、歐盟、美國等也紛紛宣布加大減排力度或明確了碳中和的目標時間。中日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的積極表態,意味著人類正式邁進碳中和時代。為此,中金公司研究部和中金研究院聯合撰寫了《碳中和經濟學:新約束下的宏觀與行業分析》深度報告,就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路徑及其影響提供了一個系統性的分析。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負責人、中金研究院執行院長彭文生博士表示,與通常的市場研究相比,碳中和研究面對兩個挑戰:一是涉及面廣,跨經濟、社會、科學多方面;二是公共政策是關鍵,但又難以借鑒過往經驗。中金公司的四個總量團隊和20余個行業研究團隊協同,借力全球有獎征文等外部合作,共同完成了這份報告。報告通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從總量和結構兩個視角,探討了中國的碳中和道路。

在碳中和目標確定的情況下,關鍵問題已經從評估氣候變化的長遠損害轉為如何有效、低成本實現碳中和,經濟主體的決策取決于化石能源與清潔能源使用成本的比較,這就產生了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的概念。降低綠色溢價有兩個載體,即降低清潔能源的使用成本和增加化石能源的成本。如果降低綠色溢價完全靠碳定價實現,其所要求的幅度可能對經濟帶來很大的沖擊。理想的辦法是降低清潔能源成本,或者降低單位GDP能耗。這些要求技術進步和社會治理方面的創新,對經濟是一個正面的供給沖擊,給發展帶來新機遇。

從行業層面來看,能源領域產生了我國近90%的碳排放,能源減排的難點不僅在于其存量體量巨大,更在于我國仍處于經濟發展階段,人均GDP持續追趕發達國家,能源消費總量仍有進一步提升的需求。根據中金公司研究部各行業組測算匯總,我們預計到2060年70%的能源將由清潔電力供應,約8%將由綠氫支撐,剩余約22%的能源消費將通過碳捕捉方式,從而實現碳中和。

同時,實現“綠色制造”是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一步。依據CEADs數據庫,2017年鋼鐵、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屬等高耗能制造業的碳排放量合計占全國碳排放的約36%。當前到碳達峰的10年或將是制造業減排面臨挑戰最大的10年。考慮到大部分高耗能行業的當前主要排放由非電環節貢獻,當前到碳達峰的10年中,行業同時面臨技術難題和成本困局,在降低碳排放的前期階段,需要通過公共政策工具給予企業強有力的支持,幫助行業克服困難,完成技術改造,探索出一條合理情境下的減排之路。

此外,中金研究團隊也描繪了中國交通運輸未來的碳排放路徑。中性假設下,預測交通運輸會在2030年碳達峰,峰值13.3億噸(v.s.2019年11.6億噸),2060年碳排放約2.6億噸,較2019年下降77%。分子行業來看,乘用車實現碳中和路徑較為清晰,中國在鋰電領域的優勢將有望帶動中國乘用車行業實現綠色的彎道超車;公路貨運則將更依賴氫燃料電池的發展;航空和航運實現碳中和難度更大,更加依賴技術進步;鐵路是比較確定可以通過電氣化脫碳的行業。


關鍵詞: 中金公司 推出 中和 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