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罕量保安有限公司

專訪南開大學原新:應當從現在開始重視人口數量負增長和人口結構性變化

2022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現負值, 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14.9%,接近中度老齡化社會。同時,《2021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20年的77.93歲提至78.2歲。

近日,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南開大學老齡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指出,未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將持續加速。個人層面,“快老慢富”帶來的經濟壓力、社會適老化程度不足帶來的生活壓力及健康問題都將影響老年生活質量;社會層面,由人口結構轉變引發的家庭代際沖突、社會資源分配、民生發展轉型等問題將也逐步凸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看人口負增長和老齡化的交匯,一定要關注階段性。人口學告訴我們,人口負增長與人口老齡化就是人口發展規律形成的人口現象,其與經濟社會不相適應才會形成問題,人口現象演變為人口問題往往需要一段時間,但是人口現象一旦升級為人口問題,治理難度將大大提高。對人口問題的判斷必須超前,我們應當從現在開始重視人口數量負增長和人口結構性變化?!?/p>

《21世紀》:我們現在談論的“數字鴻溝”、“數字隔離”現象會繼續困擾未來的老年人嗎?

原新:不妨用更積極的視角去看待這個問題。隨著代際轉換,人們使用數字化智能設備的能力不斷增強,“數字鴻溝”持續縮小,其實智能化設備對當代60歲左右的初老老年人而言已是生活必需品。但數字設備的更新速度太快了,還會有新的“數字隔離”出現,“鴻溝”不可能被完全弭平。

未來,隨著老年人從社會的“邊緣”走向“c位”,社會問題亦會隨之出現。

一是家庭間代際矛盾或更加突出。中國現有2億多獨生子女父母未來將進入老年期。2020年,我國平均家庭規模為2.62個人,76%以上的家庭只有1-3個人,86%以上的家庭只有1-2代人,伴隨預期壽命的延長,四代甚至五代同存在一個時間段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但是同住在一個屋檐下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未來,家庭養老負擔將持續加重,大家庭的代際養老矛盾有可能外化,對社會化服務的依賴和需求將持續加大。

二是社會層面公共資源的分配變化。當前,我國約3.7個勞動年齡人口供養1位老年人,到2050年相關數字將變為1.3,潛在供養者與被供養者的關系日趨緊張。若將勞動年齡人口和老年人的關系理解為潛在的養老金的繳費者和領取者、潛在的養老服務的供給者和接受者,這一比例的變化將直接影響到公共資源的分配。

三是不斷增加的老年人口對養老保障公共政策造成壓力。長壽風險、疾病風險、失能風險,甚至貧困風險均在不斷累加,對養老保障、醫療保障、養老服務帶來挑戰。我國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正在加緊完善中,政府基本養老金基本做到全覆蓋,職業年金還在路上,個人養老金賬戶剛開始推行;針對失能、半失能老年群體的長期照護保險制度仍在試點,尚未健全。

四是農村人口老齡化速度遠高于城鎮。大量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市,這導致勞動年齡人口的城鎮化速度遠超老年人口的城鎮化速度,老年人口被留在農村,形成人口老齡化“城鄉倒掛現象”。2020年農村的人口老齡化水平達到23.8%,城鎮僅為有15.8%,農村老齡化水平高于城鎮8個百分點,農村率先步入中度老齡社會,形成農村早老、農村快老、農村更高情形。但是,因為農村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經濟準備、基礎設施準備、養老制度準備以及人力資源準備都遠遠不如城鎮。這樣無形當中對農業的發展、農村的建設以及農民的養老形成了新的問題。

我認為,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中,怎么強調農村養老問題、增加農村元素都不過分。

《21世紀》:在老齡化進程中,還有哪些群體需要被更多地重視和關注?

原新:最需要被重視正是上述問題中涉及的幾個群體,因為他們的社會福利制度與生活情況可能存在不對稱。

比如新市民問題,數以億計的人口眾多的流動人口群體,他們居住在城鎮中,但對應的社會福利制度卻是農村的,這就是一個不對稱;再比如靈活就業人群,他們不被要求強制繳納社會養老保障金,老去后可能沒有相應保障金可供領取,再有農村居民的養老金繳費率和替代率都很低……這些問題實際上也是國家在制度設計層面力圖彌合的問題。

《21世紀》:對“80后”、“90后”養老規劃有何建議?

原新:從人口學的角度分析,“80后”、“90后”有兩大特征:一是多數為獨生子女,二是平均壽命比父輩更長。基本家庭結構上,一對獨生子女結婚后可能面臨的是“n+421”家庭結構,1是孩子、2是家長、4是雙方的父母長輩、n是可能還在世的長輩父母。長壽化的社會中,家庭結構不斷小型化和簡約化,年輕一代的贍養壓力持續顯現。

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科技在不斷進步、智能化經濟持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結構升級,就業壓力也更大。為此,年輕人還是需要有終身學習的計劃,通過提升個人能力來克服危機。未來,伴隨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企業也會需要更有經驗的員工。

我始終希望年輕人保持三個觀念:一是做好長期主義、全生命周期的長壽準備。在經濟上、在生活上、在精神上都要為未來的長壽做好充分的準備。二是強調個人是養老計劃的第一責任人。三是尋求就業是最好的養老保障。因為就業意味著進入養老保險體系的保障范圍,可以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在這里我推薦《老有所養》這本書。書中,作家依照西方國家的過往的養老經驗總結出了構建安全且有保障的退休規劃的7步。

一是自知之明,即對退休后的收入有了解、對退休后的生活有預期;二是盡己所能,即知道自己能為預期的老年生活做些什么,包括養老金投入及養老金增值部分是正是負;三是知己知彼,計算養老金收入缺口,從你的期望稅后退休收入對應的稅前總提款中,減去稅前已年金化的預期收入,了解未來養老金的缺口在哪,需求和準備有沒有差距;四和五是拾遺補缺,評估自己的養老計劃是否具備可持續性,未雨綢繆,綜合籌劃老年生活的前景;六是計算預期財務遺產,明確你想留下多少財務遺產;七是運用產品組合年金化養老資產,將合適比例的養老資產配置到3類可行的產品組合之中。

總地來說,《老有所養》這本書提示我們,如果退休后沒有來源于真實的養老金計劃的收入,需要確保有所行動以獲取一些真實的養老金收入。一定要在掙錢的年齡段為不掙錢的老年期做充足的準備。

同時,年輕人還應該善于綜合政府、社會、市場、家庭、個人的力量,形成養老準備的合力,尤其是增強個人自我養老的能力。此外,健康同樣,老年期健康是終身的健康素養和行為的結果,一定要從青中年時代就要開始關注健康。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