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罕量保安有限公司

全球時訊:科力遠:打通鋰電上游完善產業生態 拓展新能源賽道上升空間

11月18日,科力遠(600478)披露《關于孫公司購買股權的公告》,控股孫公司宜豐縣金豐鋰業有限公司(簡稱“金豐鋰業”)將購買江西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宜豐縣東聯礦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簡稱“東聯公司”)70%的股權。

資料顯示,東聯公司擁有江西宜豐縣同安鄉同安瓷礦、鵝頸瓷礦、第一瓷礦、黨田瓷礦四大地下礦的采礦權。因此,這一收購也標志著科力遠真正擁有了屬于自己的鋰礦資源。

由于此前金豐鋰業已通過系列收購具備了碳酸鋰生產條件,因此公告還意味著科力遠如期打通了鋰電池產業鏈的上游環節,掌握了布局鋰電全產業鏈的核心要素,有利于保障供應、控制成本。


(相關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科力遠公告當日恰逢工信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因時因需適度擴大生產規模,優化產業區域布局,引導上下游穩定預期、明確量價、保障供應、合作共贏。

業內人士認為,兩部門聯合發文,體現了鋰電池行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說明了鋰電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重要性。

行業現狀:越靠前越賺錢 上游爭奪白熱化

能源結構加速轉型下,新能源行業狂歌猛進,鋰電作為關鍵支撐備受關注,鋰資源的爭奪戰日益白熱化。隨著而來的,則是鋰“焦慮”在產業鏈各環節的蔓延。鋰礦和材料價格受市場預期、供需錯配和開發周期影響,不斷創下新高。

上海有色金屬交易網數據顯示,11月18日,鋰云母(2%sLi20<2.5%)價格已達到1.23萬元-1.43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也上漲至59萬元-59.6萬元/噸。目前的碳酸鋰價格已是2020年6月(4.1萬元/噸)的約14倍,較今年2月份(36.4萬元/噸)的漲幅也達到64%。

鋰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家中有礦”的產業鏈企業利潤水平更有保障,業務布局更加從容。今年第三季度,在鋰電池板塊84家上市公司中,有72家實現單季度營收正增長,57家實現凈利潤正增長,且越靠近產業鏈上游的企業利潤水平越高。

在切入鋰電賽道之初,科力遠便制定了構建涵蓋鋰礦、鋰鹽、極板、電芯、儲能和電池回收完整鋰電產業生態的戰略布局,此時拿下鋰礦資源,對企業保障鋰供應、打通上游、控制成本、提升中下游以及終端儲能業務的經濟性和競爭力、增厚企業業績等具有全局性意義。

隨著4座高品位地下礦到手,科力遠在鋰電全產業鏈搭建以及成本控制方面顯得有“鋰”有據。該公司在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鋰礦項目儲量充足,能充分滿足未來生產需求,預計到明年年中將完成1萬噸碳酸鋰產能建設,明年年底完成3萬噸產能建設,相關產品的生產銷售工作正在有序開展。鋰礦方面,科力遠透露,在明年年中1萬噸碳酸鋰產能目標達成時,將同步配套完成相同當量的鋰礦開采規模。

同時,企業還將積極改善產品技術工藝流程,積極提高生產效率不斷降低生產成本,并通過技術、模式創新積極應對市場變化。

科力遠布局:源頭“保供控本”終端強力拉動 產業鏈協同分享“規模盛宴”

上述《通知》指出,鋰離子電池是支撐新型智能終端、電動工具、新能源儲能等產業發展的基礎電子產品。其中,儲能是新能源浪潮下的萬億市場,對儲能電池的需求巨大。《2022儲能產業應用研究報告》預計,到2025年電化學儲能裝機增量預計將達到12GW,累計裝機將達到40GW,90%以上都將以鋰離子電池為主。

科力遠表示,通過打通鋰電上游,可為公司全產業鏈提供資源支持,實現成本可控。終端的儲能業務則可以吞吐上游產能,保障全產業鏈的競爭力和持續性,共享“規模盛宴”。

根據當天披露的另一則公告,科力遠控股的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將成為宜春力元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該中心長期圍繞鎳系列和鋰系列電池材料的制備關鍵共性技術、工藝和裝備,進行研究開發和系統集成,并在2011年成功發布了中國首個“微網分布式新能源儲能系統”,在儲能材料和技術領域具有先發優勢和產業化經驗。同時,科力遠合資公司的“鎳氫+鋰電”數智混儲系統在電池安全、智慧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方面均具有顯著優勢,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技術路線。

作為科力遠全產業鏈模式的重要一環,儲能業務在受益于技術實力的同時,還將“享受”鋰電上游賦能,在電池材料保障和產品經濟性方面形成競爭力。同時,儲能電池的巨大需求也將有力拉動和消化產業鏈前端產能,從而形成相互拉動、循環增長的有利局面。

分析人士指出,在上游資源和終端儲能的“相互成全”下,科力遠有望持續夯實鋰電產業鏈核心競爭力,掌握行業話語權,拓展新能源賽道上升空間。

關鍵詞: 全產業鏈 鋰離子電池 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