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罕量保安有限公司

銀聯和財付通率先試點 銀行發力二維碼支付互聯互通

繼銀聯和財付通試點二維碼支付互聯互通后,實現標準互認、交易轉接支付功能便成為銀行發力的重點。近日,有市場消息稱,工商銀行App已支持微信收款碼支付。11月30日,北京商報記者實測發現,當前,工商銀行手機銀行App用戶只要通過掃描二維碼便可在微信完成付款,在此之前,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也分別官宣在試點地區開通手機銀行掃描微信收款碼的支付功能。雖然構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體系成為行業發展主旋律,但如何和第三方支付機構搶奪市場,如何擺脫與第三方機構的合作依賴、主推自身平臺依舊成為銀行亟待解決的考題。

掃碼之間實現聯動

對于商戶和用戶來說,二維碼之間的互認互掃無疑為雙方提供了便利,商戶只要整合一個二維碼便可進行收款,用戶打開銀行App就可以實現掃碼支付,暢通無阻。近日,有市場消息稱,工商銀行App已支持微信收款碼支付,11月30日,北京商報記者實測發現,通過工商銀行信用卡App“工銀e生活”掃一掃微信二維碼就可以完成付款。在“工銀e生活”App展示的交易詳情頁面,顯示的交易方式為“e生活掃銀聯二維碼”,而在微信收款界面,顯示的字樣為“工商銀行支付用戶”。

實現手機銀行掃描微信“面對面”收款碼支付,工商銀行不是首家,早在去年,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就分別官宣在福州、寧波、濟南等試點地區開通手機銀行掃描微信收款碼的支付功能,而這也源自于銀行、銀聯與財付通三方之間的合作。

2017年,銀聯宣布聯合40多家銀行正式推出了銀聯標準二維碼產品,首批支持銀聯云閃付二維碼的銀行中就包括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以及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機構。

2020年1月,先后有媒體報道稱銀聯與財付通達成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合作,共同研究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方案,建立全面互掃互認的條碼支付服務網絡。2021年8月,北京商報記者使用用戶賬號測試發現,通過銀聯旗下云閃付App掃描個人微信“收款二維碼”,便可完成付款。

不過,經北京商報記者實測發現,雖然目前可以通過工商銀行App掃描微信二維碼進行支付,但使用微信掃描該行收款碼付款這一功能還未實現。根據“工銀e生活”App顯示,“根據監管要求,收款碼功能需要進行合規升級改造。”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雖然僅實現了手機銀行掃描微信二維碼的單項操作,但此次也算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的新進展,因為微信擁有眾多的線下場景覆蓋,工商銀行又是六家國有大行之一,兩家機構互聯互通較有代表性,再加上雙方均和銀聯有合作,直接實現互聯互通也理所應當。

對于當前微信支付與銀行條碼支付互聯互通進展,北京商報記者從微信支付團隊處獲悉,微信支付已與14家銀行機構開展互聯互通合作,具體包括銀聯云閃付、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杭州銀行、西安銀行、福建農信。微信支付團隊表示,接下來,微信支付還將繼續秉承開放態度,以安全為底線,積極拓展更多支付合作場景,為用戶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務,助力推動支付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力二維碼場景應用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創新,為了爭奪支付場景這塊“大蛋糕”,為用戶搭建便捷支付平臺,銀行紛紛扎堆推出二維碼支付。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目前銀行推出的二維碼支付功能大部分兼顧付款、收款、取款等,且支持主掃、被掃,在安全性方面保持動態更新,保障用戶賬戶安全。

例如,工商銀行推出的“掃一掃付款”,掃二維碼后系統自動進入付款頁面,并帶入收款人姓名、收款賬號、收款幣種及附言信息,付款人只需選擇付款賬戶、幣種、輸入需付款的金額,即可完成匯款信息填寫。建設銀行推出的“建行錢包”和“二維碼支付”產品,具備了該行龍卡云閃付、隨心取、好友付款、AA收款、龍商戶等多種功能。

股份制銀行中,興業銀行推出的聚合產品“錢e付”能夠支持微信、支付寶等市場上主流的掃碼支付功能,線下支付(掃碼支付)手續費為交易金額的0.38%、線上支付(App支付、H5支付)為交易金額的0.6%。興業銀行介紹稱,“錢e付”線下支付(掃碼支付)手續費為交易金額的0.38%、線上支付(App支付、H5支付)為交易金額的0.6%,低于傳統POS費率。

在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看來,二維碼支付是移動支付的主力軍,在移動支付市場,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因為其便捷、用戶多以及積極的市場推廣,目前占據二維碼支付的絕對份額。而在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后,一個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的二維收款碼,可以支持多種支付方式,包括非銀支付和銀行,對用戶來說更加便利。銀行系的二維收款碼目前份額有限,在互聯互通后,支付渠道打通,銀行可以借此選擇合適場景,采取一些激勵措施,增加支付用戶的使用度,提升App的活躍性。

談及銀行系二維碼的優勢,王蓬博分析認為,銀行系二維碼也覆蓋了很多第三方支付機構沒有觸達的場景,例如銀行旗下直屬的商超、便利店等,在安全性上各家銀行的技術手段基本相似。

應在用戶運營方面“下功夫”

從便利店、商超到餐廳,二維碼已經滲透進消費者生活的各個場景中,雖然構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體系、打通條碼支付服務壁壘成為行業發展主旋律,但不可否認的是,銀行在二維碼體系建設方面依舊面臨不小難題。

如何和第三方支付機構搶奪市場?如何控制研發成本?如何擺脫與第三方機構的合作依賴、主推自身平臺都成為擺在眼前的難題。

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表示,相較第三方支付,“銀行系”二維碼直連銀行系統,免去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綁卡環節,此外可以直接選擇平時的常用卡進行支付,免去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眾多選擇。

蘇筱芮進一步指出,目前銀行系二維碼支付存在的短板,一是依托于銀行自身App展開,能夠調用的場景有限;二是盡管銀行擁有眾多客戶,但其并未養成使用銀行二維碼的支付習慣;此外銀行系二維碼的營銷活動不夠豐富,知名度不及頭部第三方支付機構,甚至有本行客戶不知道銀行二維碼支付的存在。

正如王蓬博所言,目前,二維碼在小額高頻場景里覆蓋的廣度已經很深,但從用戶使用量級上來看,銀行系二維碼的量級還和第三方支付機構有很大差距,未來銀行應在用戶運營方面下更多的功夫。(記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