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罕量保安有限公司

IPO獲受理 廣浩捷兩度“聯姻”賽摩電氣告敗

與上市公司賽摩電氣兩度“聯姻”失敗之后,珠海廣浩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浩捷”)要通過IPO的方式進軍A股了。5月20日晚間,深交所官網發布消息顯示,廣浩捷創業板IPO已獲得受理,公司IPO正式啟航。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商報記者通過細讀廣浩捷招股書以及賽摩電氣彼時重組預案發現,穩居第一大客戶的歐菲光在公司2020年前五大客戶名單中消失了。另外,在廣浩捷招股書中,記者還發現了上市公司博杰股份實控人王兆春的名字,巧合的是,王兆春是廣浩捷的創始人大股東,但在2015年為了避免同業競爭問題,王兆春選擇了博杰股份,“拋棄”了廣浩捷,目前王兆春已非廣浩捷股東。

IPO獲受理

5月20日晚間,深交所官網發布消息顯示,廣浩捷創業板IPO已獲得受理。

招股書顯示,廣浩捷是一家以成像質量分析與機器視覺等為核心技術的自動化智能裝備制造商,公司主要產品面向國內知名的攝像頭模組廠商與消費電子廠商,下游行業集中度較高導致公司營業收入相對集中。2018-2020年,公司來自于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達到82.04%、68.3%和54.39%。

此次謀求創業板上市,廣浩捷擬募資5.85億元,分別投向智能調測設備建設項目、智能裝配設備建設項目、研發中心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需要指出的是,在報告期內廣浩捷的業績表現并不穩定。財務數據顯示,2018-2020年,廣浩捷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3.16億元、2.89億元、3.71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1.1億元、1019.97萬元、8022.55萬元;對應實現扣非后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1.04億元、7654.22萬元以及8023.14萬元。

曾被賽摩電氣兩度收購未果

北京商報記者查詢信息發現,在資本市場上,廣浩捷并非陌生面孔,上市公司賽摩電氣曾先后兩度籌劃收購廣浩捷,但均以失敗告終。

回溯賽摩電氣歷史公告,公司在2017年10月披露稱,為進一步拓展包括汽車電子、消費電子行業等電子類行業對智能化要求高的其他工廠智能化業務領域,公司擬以非公開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廣浩捷100%股權,交易價格為6億元。通過此次重組可以提高公司在智能檢測與裝配設備自動化技術上的競爭力。

但籌劃一年時間,2018年10月,賽摩電氣表示,由于本次重組歷時較長,資本市場發生較大變化,公司決定終止收購廣浩捷。與此同時,賽摩電氣承諾一個月內不籌劃重組事項。

但在2018年12月,賽摩電氣再度披露了擬購廣浩捷100%股權的消息,遺憾的是同樣以失敗告終。對于終止的原因,賽摩電氣給出了同樣的理由,稱本次交易歷時較長,且審核期間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公司及相關方就本次交易情況進行了論證商議,同意終止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事項。

根據賽摩電氣2018年披露的重組預案,彼時交易對方承諾,廣浩捷2018-2020年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為4500萬元、5500萬元及7000萬元。就廣浩捷當下的業績表現來看,雖不是穩步增長態勢,但也實現了當時的承諾。

投融資專家許小恒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曲線上市未果的IPO企業,一般在審核時會得到監管層的重點關注,其中當時重組失敗的主要原因等可能會被詳細追問。

原第一大客戶歐菲光消失

記者結合招股書以及賽摩電氣重組預案發現,自2016年起歐菲光就穩居廣浩捷第一大客戶之位,但在2020年歐菲光消失了。

據廣浩捷招股書,公司2018年、2019年第一大客戶均為歐菲光,其中向歐菲光銷售金額分別約為1.64億元、8345.58萬元,占公司營收的比例分別達52.02%、28.85%。

為了獲取廣浩捷之前年度的前五大客戶情況,記者查閱了賽摩電氣2018年披露的重組預案,其中顯示,2016、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廣浩捷的第一大客戶也是歐菲光。

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廣浩捷向歐菲光銷售金額分別約為3269.07萬元、5320.01萬元、8230.08萬元,占公司營收的比例分別達31.51%、32.03%、57.98%。

整體來看,廣浩捷在2018年對歐菲光的依賴達到了最高點,2019年二者合作出現降溫。令人詫異的是,在廣浩捷2020年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中,歐菲光已經消失不見。

具體來看,廣浩捷2020年前五大客戶分別是聯創電子、OPPO、vivo、瑞聲科技、盛泰光學,其中僅OPPO、vivo在2018年、2019年就是廣浩捷的前五大客戶,剩余三家大客戶均為新面孔。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客戶突然消失的情況并不常見,其中兩者之間的合作是否出現問題、會否影響公司業績,這些恐成為監管層關注的重點。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廣浩捷方面進行采訪,但未有人接聽。

遭創始人股東王兆春“拋棄”

廣浩捷招股書顯示,公司由王兆春、楊海生出資設立,彼時王兆春為最大股東。但在最新的股權關系里,王兆春卻消失不見。對此,北京商報記者查閱賽摩電氣重組預案發現,2015年為了避免同業競爭,王兆春選擇了博杰股份,“拋棄”了廣浩捷。

據招股書,2009年2月18日,王兆春、楊海生共同出資設立廣浩捷,注冊資本為30萬元。其中,王兆春出資28.5萬元,占注冊資本的95%;楊海生出資1.5萬元,占注冊資本的5%。

但根據廣浩捷最新的持股關系,王兆春已經不見了蹤影,實控人為楊海生,控制公司44.22%的股份。對于其中的股權變化情況,廣浩捷在招股書中并未詳細披露。

為了了解王兆春的持股蹤跡,記者查閱了賽摩電氣重組預案,找到了答案。

2015年12月23日,王兆春分別與楊海生、謝永良、胡潤民、羅盛來、魏永星、于澤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轉讓的比例分別為25%、10%、10%、10%、10%、5%,股權轉讓價款分別為212.5萬元、85萬元、85萬元、85萬元、85萬元、42.5萬元,合計595萬元。

對于王兆春轉讓廣浩捷全部股份的原因,預案中顯示,2015年王兆春投資的珠海博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杰股份”)擬通過資本市場融資,但廣浩捷與博杰股份存在潛在的同業競爭情形;同時,廣浩捷的核心管理團隊楊海生等與王兆春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存在一定分歧,而無意并入博杰股份的經營體系內,決定獨立發展。因此,楊海生等與王兆春協商受讓其所持有廣浩捷全部股權。

這也意味著,在博杰股份和廣浩捷之間,王兆春最終選擇了博杰股份。

Wind顯示,博杰股份在2018年開始IPO,目前是深市主板上市公司,王兆春持股23.32%,為單一第一大股東,也是實控人之一。

記者 董亮 馬換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