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罕量保安有限公司

防詐意識不可缺 多地建立反詐“防火墻”

假“李逵”騙保手段讓人防不勝防。11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期,不法分子冒充保險公司群發短信、冒充保險公司員工、冒充保險App開展業務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執法部門不斷進行嚴厲打擊的同時,各地銀保監局也在不斷加強保險反詐的宣傳。

業內人士表示,在健全保險欺詐法律法規、監管部門推動反詐宣傳的同時,保險機構反保險欺詐管理能力和全民反詐意識的建立也是至關重要的。

“李鬼”頻現,細數詐騙N種套路

保險欺詐行為包括詐騙人員虛構保險標的、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事故原因或夸大損失程度,來達到騙取保險金的目的。近年來,不法分子的手段也越來越先進,花樣越來越多。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新近的保險詐騙活動以保險金詐騙為主,多發生于車險、意外險、健康險等領域。

11月12日,遼寧省公安廳發布信息顯示,遼寧丹東東港市公安局對保險詐騙案件涉案資金進行集中返還,其中,詐騙分子以養老保險“代辦人”為由向老人收取保費一案,涉案資金達67萬元。

不法分子冒充保險代辦人將手伸向老年群體,而冒充保險公司進行電信詐騙的行為則瞄向廣大中年群體及網絡用戶。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不法分子冒充保險公司群發短信進行詐騙:“您賬戶的新冠疫苗接種意外保障已到達,戳鏈接確認……”“您的健康權益已到達,點擊鏈接打開……”。而點擊上述鏈接就會發現,這是套著正規網站的“畫皮”,以登記注冊為由,獲取用戶的登錄密碼、支付密碼、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短信驗證碼等信息,誘導用戶進行銀行轉賬等操作。

除了通過電話、短信冒充保險詐騙外,冒充保險App進行詐騙也走進人們的視野。11月10日,泰康保險集團官微發布一則公告,公告顯示,一款名為“泰康”的手機App偽造和冒用泰康保險集團商標標識和商號,冒用泰康名義向社會公眾推銷所謂“泰康養老項目”的理財產品,并承諾高額投資回報。

保險理賠本應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些人竟動起了找人“頂包”騙保的歪腦筋。近日,湖北省公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在偵辦一起交通理賠案件時,識破“頂包”騙保謊言,為保險公司挽回了損失。

故意制造交通事故騙保、醫保騙保更是屢見不鮮,殺人騙保的案例也更讓人觸目驚心。此前,保險“黃牛”聯合醫院等進行詐騙也遭到了嚴厲打擊。通過收取高額代理費甚至用少量現金買斷傷者的賠付,來進行造假,并向保險公司索賠,目的是將保險賠償收入囊中。

互聯網保險詐騙也值得引起關注。近年,互聯網保險快速發展,由于投保與理賠均可以大量依托網絡開展,導致人身意外傷害險極有可能成為保險詐騙的重災區。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分析指出,這是由于如今互聯網已經成為最重要的社交工具和獲取相關信息的工具,人們已經對其存在嚴重依賴,當想獲取保險信息時首先想到的當然也是互聯網;此外,互聯網上信息量巨大,但是真偽難辨,便于有實施保險欺詐企圖的人將詐騙信息隱藏其中;還有,互聯網實名管理難度大,也便于這些人隱藏身份,逃避法律制裁。

“低成本、回報高”驅使詐騙分子“鋌而走險”

我國保險欺詐較為普遍,在車險、人身意外傷害險等險種領域大量發生,在農業保險、大病保險等準公共性質的險種中也廣泛存在。

緣何保險欺詐屢禁不止?在李文中看來,首先,社會大眾的保險意識越來越強,保險需求持續增長,使得這些人更容易得手。其次,保險市場通常存在較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保險公司和消費者防范保險詐騙的難度較大。再次,保險具有高杠桿性,詐騙保險賠款是典型的“低成本、回報高”。

數據顯示,近兩年,全國保險業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欺詐線索28005條,公安機關立案千余起,涉案金額近6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近2000人。

冒充保險公司、保險“黃牛”等詐騙活動對消費者、保險業顯然會帶來一些不利影響。李文中表示,首先,他們這些騙保行為嚴重損害了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利益,使他們沒有獲得應該得到的保險賠償,同時也降低了他們對保險公司和保險行業的信任,損害了保險行業的社會形象,阻礙了保險業的正常發展。其次,在實施保險詐騙活動過程中,他們為了獲取更多的保險賠款,往往會故意制造保險事故或者擴大事故損失,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侵害了社會公眾利益。最后,他們的騙保行為增加了保險公司的賠付,嚴重侵蝕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增加了金融風險。

“保險詐騙對消費者、保險業以及整個社會都具有嚴重危害,因此需要持續進行保險反詐。”李文中如是表示。

防詐意識不可缺,多地建立反詐“防火墻”

“你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了嗎”一度成為熱議話題,宣傳電信網絡詐騙的危害及防范措施,提高消費者對相關保險的知曉率和普及率已經成為有關部門勢在推進的工作。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下半年以來,多地不斷宣傳保險反詐知識,提高公眾的防詐意識。11月4日,廣東銀保監局發文表示,在持續推進反詐宣傳工作的同時,組織轄內銀行保險機構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

10月25日,陜西銀保監局發文提出,展播適老智能服務宣傳片、“反詐小劇場”視頻短片,講解保險知識。同月,據河南銀保監局官網發布,河南銀保監局指導行業協會開發“反詐小助手——河南省銀行保險機構身份卡”微信小程序,消費者可以快速查詢轄內100余家主要銀行保險機構官方住址、電話、網站。

“開設平臺、反詐騙劇場都是非常有效的防詐騙手段,反詐騙平臺為民眾提供了獲取真實信息的便捷渠道,使他們更容易識別出詐騙信息和圈套;反詐劇場是一種大眾非常容易接受的形式,在觀劇的過程中就學習和提高了反詐能力。”李文中如是表示。

在李文中看來,各地開展的形式多樣的保險反詐宣傳工作對于提高民眾的反詐騙意識和識別詐騙圈套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打擊和減少保險詐騙活動。

保險公司防詐行動也在進行時。11月10日,泰康集團對“泰康”手機App及相關人員所開展的全部業務進行了回應,“泰康”手機App的違法行為均與泰康保險集團及下屬機構無關。在國任保險的微信公眾號內容中,其中有一期宣傳教育內容以受害者被騙下載所謂消費金融App后受騙5000元的典型案例,提高了用戶對于下載不明App的警惕性。

保險行業保險欺詐方面采取了不少應對措施,取得了一定的風險防范效果,但防詐將一直在路上。李文中建議,手機用戶收到免費贈送保險產品或者服務的信息時要多一份警惕。即便無償贈送保險產品或者服務是真實的,也要謹慎對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貪圖這種小便宜,需要某種保險保障最好還是自己通過正規渠道去投保。

“由于保險詐騙形式多樣,手段不斷翻新,滲透到各個保險領域。防范保險詐騙不僅是保險行業的事,也不僅是國家的事,而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因此,在政府相關部門和保險公司采取措施反詐的同時,培養和提升民眾的反詐意識與能力更為重要。”李文中如是表示。(記者 陳婷婷 實習記者 胡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