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罕量保安有限公司

環球今日訊!【財聯社時評】淡定面對強勢美元,伺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財聯社時評】淡定面對強勢美元,伺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本周四凌晨,美聯儲議息會議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上調至3.00%至3.25%。雖然75個基點的加息幅度在預料之中,但鮑威爾面對通脹頑疾不惜經濟硬著陸的表態,以及市場對加息周期將延續到2024年甚至2025年的預期依然震動全球市場。

在美元大幅走強的推動下,9月22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跌破7.1關口,最低報7.1057,這距離人民幣破7僅隔了一周時間。這顯示,在美聯儲加息預期無法消散的情況下,非美貨幣在匯率上仍在承受較大的壓力。昨日僅在東亞范圍內,日本財政部就自1998年之后首度入市干預匯率,越南、印尼、菲律賓等央行也均有加息舉措來舒緩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適當貶值事實上有助于舒緩外部壓力,令我們可以更淡定面對強勢美元帶來的沖擊。另外在當前,國內政策對獨立貨幣政策空間和雙向開放格局更為側重,這也必然要求人民幣匯率具有更高彈性。央行副行長劉國強此前就曾明確表示,近年來匯率彈性顯著增強,已可較好發揮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功能。

有意思的是,人民幣匯率彈性不僅對內創造了更大的自主政策空間,人民幣國際化的空間也在同步擴大。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最新報告顯示,今年8月份全球前十大支付貨幣中,僅美元和人民幣份額占比較兩年前上升,歐元則是最大輸家。這種變化趨勢,背后體現的無疑是人民幣對一攬子貨幣匯率的穩定,以及中國完善的產業鏈、巨大的市場深度、以及較其他經濟體更強的通脹吸收能力等綜合競爭優勢。

筆者認為,考慮到美國成本推動型的通脹螺旋還難言消散,當下美國市場股債雙殺的格局可能遠未結束,美元指數亦有可能還有相當的上行空間。這種情況下,在微觀層面國內市場主體仍應進一步貫徹匯率中性原則,做好風險對沖,以審慎態度應對美元走強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但在宏觀層面,我們不妨抓住美元緊縮周期以及本輪經濟周期帶來的其他機遇,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9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預計,到2035年人民幣將成為繼美元和歐元之后的第三大國際貨幣,而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必須發展人民幣的離岸市場。

而SWIFT數據變化趨勢來看,這一目標或許并非空中樓閣。8月份,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排名仍居第五位,但份額已經升至2.31%,創下了今年1月以來的新高,甩開了以1.59%占比排名第六的加元,并有效縮小了與排名第四的日元之間的差距。目前日元全球支付占比約為2.73%,考慮到日、歐央行當下的決策困境,按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人民幣完全有可能更進一步,甚至在未來某個時點替代英鎊成為全球第三大國際貨幣。

關鍵詞: 人民幣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