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罕量保安有限公司

世界今日報丨信達策略:牛市初降準 宜高拋低吸

策略觀點牛市初降準,宜高拋低吸


(資料圖片)

降準本身是利多,但是和降準周期同步發生的一般是盈利下降周期。由此導致,降準周期前期,股市大多是熊市,因為盈利的負面影響通常會超過流動性的正面影響,但當降準周期進入后期,穩增長的影響通常會超過盈利的負面影響,股市反而容易進入牛市初期,比如2008年底-2009年Q1、2016年2-3月、2019年Q1-2020年Q1.2023年的整體環境比較類似2016或2019年,這兩次經濟磨底期,均出現了降準,而股市均是處在牛市的初期。但需要警惕的是,雖然年度來看,經濟磨底期的降準是利多,但季度來看,并不一定。如果降準出現在季度性下跌的低點,則股市隨后一個季度大多是漲的,比如2016年3月初、2019年1月初。但如果降準出現在季度性上漲的高點,則股市隨后一個季度大多是調整的,比如2019年9月、2020年1月初。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雖然是牛市初期,但由于降準同時通常意味著盈利改善尚未全面出現,所以股市整體可能會是震蕩式上行,反而宜高拋低吸。短期來看,我們認為季度內,指數依然會偏震蕩,由于私募倉位偏高、美國經濟風險再次出現、政策預期落地、季節性經濟通常最容易恢復的階段接近尾聲,未來1-2個月內,股市或需要通過震蕩等待真正的盈利兌現。

(1)降準:說明經濟和盈利恢復還不是很強。降準本身是利多,但是和降準周期同步發生的一般是盈利下降周期。2008年以來,有5次降準周期,分別是2008年Q4-2009年Q1、2011年底-2012年Q2、2015年Q1-2016年Q1、2018年Q1-2020年Q1、2021年Q2至今。歷史上,降準周期中的第一次降準均處在ROE下降周期的初期,降準周期中的最后一次降準均處在盈利下降周期的后期或末期。

由此導致,降準周期前期,股市大多是熊市,比如2011年底-2012年Q2、2015年下半年、2018年、2022年,因為此時盈利剛開始拐頭下行,盈利的負面沖擊大于流動性的正面改善。但當股市估值調整完成,盈利周期開始接近末期時,降準等穩增長政策的正面影響開始超過高頻盈利下降的負面影響,股市反而容易出現熊轉牛,比如2008年底-2009年Q1、2016年2-3月、2019年Q1-2020年Q1。

(2)最近兩次牛市初期的降準:2016年和2019年。2023年的整體環境比較類似2016或2019年,始于2021年Q2的降準周期已經很久了,2023年大概率是降準周期后期了,盈利下降的擔心或已接近尾聲,經濟有些企穩的信號,但由于尚處在恢復的初期,所以各類信號還或將不斷反復磨底。比如,2016年1月底股市企穩后,經濟預期在1-6月不斷反復,直到下半年才確認經濟企穩回升。2019年1月初股市企穩,經濟預期2019年全年不斷反復,直到2020年疫情后才確認經濟企穩回升。這兩次經濟磨底期,均出現了降準,而股市均是處在牛市的初期。

但需要警惕的是,雖然年度來看,經濟磨底期的降準是利多。但季度來看,并不一定。如果降準出現在季度性下跌的低點,則股市隨后一個季度大多是漲的,比如2016年3月初、2019年1月初的降準后,隨后股市均出現了不錯的季度性上漲。但如果降準出現在季度性上漲的高點,則股市隨后一個季度大多是調整的,比如2019年9月、2020年1月初的降準后,隨后股市一個季度內整體指數均是跌的。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雖然是牛市初期,但由于降準通常標志著盈利改善尚未全面出現,所以股市整體可能會是震蕩式上行,反而宜高拋低吸。

(3)策略觀點:估值修復或已接近尾聲,震蕩等待盈利。2022年10月底-2023年3月初,由于疫情政策和穩增長政策的持續推進,大部分板塊年度景氣度均出現了反轉的邏輯,所以各板塊快速輪動抬升估值。但隨著兩會的結束,一季報逐漸臨近,業績和景氣度數據的兌現成為重點。由于經濟尚處在恢復的初期、疫情后經濟通常最容易恢復的第一個季度接近尾聲,Q2經濟恢復的速度可能會略有放慢。并且由于美國硅谷銀行倒閉,加息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出現新的變化,美國經濟存在衰退的可能。所以我們認為,股市或需要一段震蕩繼續等待盈利的真正兌現。

行業配置建議:熊轉牛第一波估值修復已接近尾聲,風格重回價值,重點關注行業的業績兌現。去年底以來股市處在熊市見底后的第一波上漲,因為大部分板塊尚未在業績層面證明景氣度回升,所以大部分板塊都是估值修復。由此導致各板塊收益率很難拉開差距,輪動較快,但隨著第一波上漲結束,市場可能會進入估值回撤階段,業績兌現和防御屬性或將會成為二季度最重要的選股思路。建議關注業績兌現確定性較高的出行鏈和價值中低估值方向。

(1)成長Q2可能會偏弱,全年關注新賽道。歷史上幾乎每一輪牛市都會有新的成長賽道走出來,2023年是關注新賽道的重要年份,重點關注過去2-3年表現相對較弱的成長,比如計算機、港股互聯網、機械設備等。這些板塊過去幾年受宏觀需求和監管政策影響,成長性被壓制,年度邏輯正在反轉。短期來看,部分成長1-2月漲幅較大,一般Q1后期-Q2季節性風格不利于成長,可以等Q2后期再重點配置。(2)金融地產低估值,或可以超配到2023年年中。銀行地產的超額收益大多出現在經濟下降后期到經濟回升早期,在經濟確定改善之前,反而更容易產生超額收益,我們認為,2022-2023年上半年可能均處在這一階段。(3)消費中,疫情和地產政策驅動的修復是年度邏輯,不只是短期博弈性邏輯。去年以來,受疫情和房地產景氣度下降影響,消費整體調整較多,整體風險釋放較為充分。消費股整體或有年度行情。短期來看,重點關注業績兌現確定性高的出行鏈(比如酒店、航空)。(4)周期長期邏輯好,但Q2可能會受到海外經濟波動的影響。受益于經濟預期的回升,去年底以來漲幅較大的周期大多是過去兩年較弱、且和國內經濟相關性高的板塊。這一過程Q2可能會告一段落,Q3開始周期股可能會重新開始演繹長期(產能&價格中樞)邏輯。

上周市場變化

上周A股除上證綜指上漲0.63%,主要指數都下跌,滬深300(-0.21%)跌幅最小。申萬一級行業上周漲跌不一,傳媒(5.86%)、建筑裝飾(5.46%)、計算機(4.50%)領漲,汽車(-2.96%)、休閑服務(-2.98%)、電氣設備(-5.90%)領跌。概念股中,網紅經濟指數(6.56%)、電子競技指數(6.14%)、打板指數(5.67%)領漲,太陽能發電指數(-5.69%)領跌。

風險因素:歷史經驗可能失效,房地產市場超預期下行,美股劇烈波動。

(文章來源:信達證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