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罕量保安有限公司

環球快訊:一體化算力算網平臺“出世”,哪些行業將受益?

6月5日,中國信通院中國信通院聯合中國電信共同發布我國首個實現多元異構算力調度的全國性平臺——“全國一體化算力算網調度平臺(1.0版)”。

此消息一出,便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那到底什么是“算力網絡”?“算力網絡”涉及哪些產業鏈環節?全國一體化算力算網調度平臺正式“上線”后,產業鏈哪些環節會受益?

什么是“算力網絡”?


【資料圖】

“算力”,也稱作計算能力,顧名思義就是指設備通過處理數據,實現特定結果輸出的計算能力。小至手機筆記本、大到計算機,算力存在于各種智能硬件設備,沒有算力就沒有各種硬件的正常應用。

實際上,算力既是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承載數據和運算運行的平臺,更是數字經濟時代計算、存儲、網絡能力的一種綜合表現。

如今算力已經成為信息社會的核心生產力。據信通院數據顯示,算力產業每投入1元,將帶動經濟產出3-4元;算力規模每增長1%,能撬動數字經濟增長0.4%、GDP增長0.2%。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領域的迅速發展,對于計算能力的需求也愈發龐大,因此如何構建無縫分布式部署體系,實現“算力一體化”服務,達成算網融合、綠色安全、智能敏捷等目標,成為算力服務提供者面對的全新挑戰。

“算力網絡”,則能利用云計算技術,通過將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計算資源整合起來,再通過資源池為不同客戶提供算力服務,實現不同廠商的資源的共享和交互,為用戶提供高效、強大的計算能力。

可類比為“算網大腦”,是算力網絡中最核心的部分。算力網絡的商業目標在于像建設電網一樣建設國家算力網,像運營互聯網一樣運營算力網,讓用戶像用電一樣使用算力服務,這對算力布局、服務、調度、交易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算力建設如火如荼

全國算力“一張網”趨勢得益于國家“東數西算”和“數字中國”戰略的實施。2021年5月,“東數西算”世紀工程正式啟動,成為我國的“算力經濟”時代開啟的標志。

借助“東數西算”東風,近年來阿里、華為、商湯,以及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在蘇州、呼和浩特、成都等地大量投資,建立及運營新的數據中心或計算中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發布或建設10余個算力平臺,涉及3個省份和7個城市,其中既有“東數西算”樞紐節點,也有非樞紐節點參與算力平臺建設。

在此基礎上,我國算力產業規模已初具雛形。據中國信通院測算,2021年我國IDC服務市場規模超過1500億元,云計算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元,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

而“全國一體化算力算網調度平臺(1.0版)”正是算力網絡的落地形式之一,目前已成功接入了天翼云、華為云、阿里云等眾多知名云計算巨頭。

全國一體化算力算網調度平臺的推出,意味著各大云計算服務商之間的合作進一步加強。同時,這也促進了云計算市場的健康發展,打破了各大廠商之間的壁壘,為行業合作搭建了橋梁。

相關概念股有望受益

目前,我國算力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涵蓋由設施、設備、軟件供應商、網絡運營商構成的上游產業,由基礎電信企業、第三方數據中心服務商、云計算廠商構成的中游產業,由互聯網企業、工業企業以及政府、金融、電力等各行業用戶構成的下游產業。

目前國內主要云廠商有四大科技公司及三大運營商(移動云、天翼云、聯通云),如中國電信,是業內較早提出算力網絡概念并實踐的運營商,目前云網融合已發展至云網融合3.0的新階段,其旗下天翼云市場份額穩居業內第一陣營,在云方面目前已掌握握彈性計算、分布式數據庫等 50 余項核心技術。

中國移動目前正積極落實國家“東數西算”工程部署,引領算力網絡從理論進入產業實踐;中國聯通目前正堅持構建云網邊一體化的“5+4+31+X”的新型數據中心,開展數據中心與網絡、云計算、大數據間的協同建設。

電信運營商具備網絡優勢,而阿里云、騰訊云在服務能力上更勝一籌,兩者既存在競爭,也存在合作。

國內AI相關廠商包括商湯科技、科大訊飛、阿里和騰訊等;調度與編排環節主要玩家包括華為和中興等;算力安全相關企業主要有騰訊云、奇安信和深信服等。

東海證券研報則指出,大模型催生算力需求,AI產業需求持續爆發。國內外科技巨頭爭相投入AI大模型領域,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需要大量的高算力芯片作為支撐。

服務器芯片是AI算力之源,其需求量在大模型帶動下爆發式增長,隨著國內外科技企業持續對AI大模型領域的投入,AI產業相關的芯片產業鏈將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東方證券則表示,國內總體規劃算力網絡,將拉動算力相關的網絡建設投入,建議關注以下細分領域及標的:

1)算網運營及建設: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

2)網絡設備:中興通訊、銳捷網絡;

3)光模塊:中際旭創、新易盛、劍橋科技;

4)國內IDC:美利云、奧飛數據、光環新網、寶信軟件、萬國數據。

關鍵詞: